2025 年 FIFA 世俱杯期間,海信以全球首臺 116 英寸 RGB-Mini LED 電視 UX 為核心,打造出覆蓋 50 余款機型的百吋大屏矩陣,不僅將賽事現場的綠茵場、球員汗水與觀眾歡呼精準復刻到家庭客廳,更以 56.71% 的全球百吋電視出貨量份額(Omdia 數據)詮釋了 “全球每賣出兩臺百吋電視,就有一臺是海信” 的行業地位。這場科技與體育的跨界對話,揭開了中國品牌從技術追隨者到規則制定者的蛻變密碼。
一、技術破局:從參數競賽到場景革命
海信的領跑始于對顯示技術本質的重新定義。區別于傳統液晶電視依賴量子點二次調色的局限,RGB-Mini LED 電視 UX 直接采用三原色 LED 芯片作為背光源,通過三維光色同控技術實現 97% BT.2020 色域覆蓋,在色彩純度、亮度均勻性和能耗表現上全面超越 QD-OLED。這種技術突破不僅解決了傳統大屏 “近看模糊、強光泛白” 的痛點,更通過搭載信芯 AI 畫質芯片 H7,將賽場上的高速運動畫面拖影控制在 0.1 秒以內,實現 “每一幀都清晰如臨現場” 的沉浸式體驗。

更深層的創新來自對用戶場景的精準洞察。海信 ULED X 場景畫質技術平臺通過 16bits 環境控光,將家庭常態光照下的對比度提升至 OLED 的 3 倍以上,同時支持 178° 超廣視角和超低反光率,即使在白天強光環境下,也能確保畫面暗部細節與亮部層次的完美平衡。這種 “環境自適應” 能力,使海信百吋電視成為全球首個通過德國萊茵 TüV 全場景護眼認證的產品。
二、賽事賦能:從品牌曝光到技術話語權
作為世俱杯首個 VAR 顯示官方合作伙伴,海信的技術實力在裁判室得到終極驗證 —— 其提供的專業顯示設備將 VAR 判罰平均時間縮短至 51 秒,較歐冠聯賽提升 9%,為賽事公平性提供了技術保障。這種深度參與不僅強化了 “海信 = 專業顯示” 的品牌認知,更標志著中國企業首次以技術供應商身份進入國際頂級賽事核心環節。
賽事營銷的長尾效應同樣顯著。借助世俱杯全球轉播,海信 “100’TV Global No.1” 的口號觸達超 30 億觀眾,推動其在歐洲市場的品牌認知度提升 3 個百分點,百吋電視在德國、法國等核心市場的份額同比增長超 20%。更重要的是,海信通過 “AI 全景世俱杯體驗” 計劃,將顯示技術與 AI 語音交互、智能家電生態深度融合,讓家庭場景成為賽事體驗的延伸,重新定義了 “客廳經濟” 的邊界。
三、產業深耕:從單點突破到生態構建
海信的領跑絕非偶然,而是技術研發、產業鏈整合與全球化戰略長期協同的結果。其在青島、東京、硅谷等地設立的 26 個研發中心,每年投入近 5% 營收用于技術預研,形成 “預研一代、儲備一代、上市一代” 的創新節奏。以激光電視為例,海信累計申請專利 2806 項,研發出全球最小 4K 激光電視(體積縮小 60%)和 2ms 超低延時電競機型,推動激光顯示成為百吋市場主流技術路線。
在制造端,海信日立黃島工廠通過 AI 視覺檢測、無人化生產等 20 余項行業首創技術,將產品開發周期縮短 37%,勞動效率提升 49%,成為全球首座多聯機 “燈塔工廠”。這種智能制造能力,使其在百吋電視需求爆發期仍能保持供應鏈彈性,2025 年第一季度百吋產品出貨量同比激增 120%。
四、全球化 2.0:從產品出海到價值共生
海信的全球化戰略已從早期的 “產品輸出” 升級為 “技術 + 文化 + 生態” 的立體輸出。在歐洲,其通過 “Local for Local” 策略推出符合本土審美與能效標準的定制化產品,如為德國市場開發的 100 吋 ULED 電視搭載歐盟能效 A 級認證的節能方案,市占率穩居中國品牌第一。在拉美,海信與當地足球俱樂部合作推出 “球迷專屬模式”,通過 AI 實時分析球員數據、生成戰術熱圖,將電視轉化為深度觀賽工具。
letou官方這種深度本土化使其海外收入占比從 2016 年的 35% 提升至 2024 年的 42.6%,自主品牌占比超 85%。更值得關注的是,海信正通過 “一帶一路” 倡議構建全球研發與制造網絡,在泰國、匈牙利等地建設的工業園區,不僅降低了物流成本,更將中國標準轉化為區域行業規范。
結語
海信的領跑,本質上是中國智造從 “跟跑” 到 “并跑” 再到 “領跑” 的縮影。當百吋大屏在世界杯賽場綻放光芒時,其背后折射的不僅是顯示技術的突破,更是中國企業在全球價值鏈中地位的躍升。正如海信集團總裁賈少謙所言:“高端是唯一正確的路?!?從技術攻堅到場景重構,從賽事賦能到全球化深耕,海信的實踐為中國品牌提供了一條可復制的 “價值突圍” 路徑 —— 唯有以用戶需求為圓心,以科技創新為半徑,方能在全球競爭中畫出屬于自己的 “同心圓”。